发布于 2024-09-16
1、内容不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方面。教师的信息素养则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等方面。概念不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2、技能侧重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侧重于教师在教学中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用教学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资源等。教师信息素养更侧重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评价和创新能力,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传播等方面。
3、教师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两部分,其中应用能力除关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加关注教与学变革的全部内容。是围绕整校推进,帮助学校管理团队制订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实现“所学为所用”。
4、信息素养:教师需要具备获取、处理、评价、传递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数字素养:教师需要具备数字化环境下的基本素质,包括数字化资源的获取、处理、评价、存储和共享等能力,以及数字化工具的使用能力。
5、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通常不包括纯技术层面的知识和技能,例如编程、软件开发等专业性技能。这主要是因为中小学教师的职责和专业背景不同,他们更注重的是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更偏向于教学应用,而非技术开发。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2、信息化教学素养: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3、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 能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 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 合作与交流 能利用技术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 能利用技术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交流。 能利用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
4、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语文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5、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 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图像等)。
6、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使用教育技术软件、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资源整合等方面。这需要教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能够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师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多媒体教学技能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这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教学技能包括制作和使用课件、进行网络教学等。教师需掌握各类教学软件的使用,如PPT、视频编辑软件等,以便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操作:包括Word文档处理、Excel数据处理、PPT演示文稿制作等基本技能。 网络应用:包括搜索信息、下载资源、在线交流等网络基本运用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多媒体教学:运用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辅助教学,提高课堂生动性和效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包括“应用意识、应用技能、应用责任、应用创新”四个方面。 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一种自我认识、认可与认同。有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是不到位的,在应用上是不认可的,甚至是排斥的。认识不到位,提高应用能力就是一句空话。